5月18日,《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读者见面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一书作者成长,文史作家、书评人张向荣,知名作家、学者李天飞围绕“后诸葛亮时代”的三国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历史非虚构写作的文学价值等内容,进行了精彩而又深入的对谈。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一书将目光聚焦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之后的三国。魏、蜀、吴三国经历开国一代的筚路蓝缕后,开始面临着各自的困境,从公元234年至蜀汉灭亡的263年,是蜀汉整整三十年的“后诸葛亮时代”。蜀汉政权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皇权与相权的博弈,“新人”与“旧人”的争衡,北伐与自保的论战,以及吴蜀之间微妙的联盟关系,共同构成了观察三国的绝佳视角。本书正是以蜀汉政权最后三十年的历史为主线,兼顾魏、吴两国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为读者呈现这一段三国史。
在活动现场,三位嘉宾深入对谈,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三国的最后三十年作为叙写对象时,成长回答:“很多读者对三国历史的印象都来自《三国演义》,但《三国演义》忽略了三国后期的很多重大事件,如费祎遇刺、诸葛恪北伐等,这些事件对当时的政治局势都有很大影响。希望本书能够呈现魏、季汉、吴在最后三十年中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真实历史格局。”
本书上市之后也得到了学界的一些关注。首师大历史系宋杰教授在评价本书时写道:“蜀汉自诸葛亮病逝后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资料匮乏,许多事迹往往晦暗不明,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成长同志的著作钩沉寻证,详细论述了蜀国后期的政治、军事领域的衰落与斗争情况,其内容文笔生动,颇有精辟的见解。尤其可贵的是,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探讨三国史事倾注的由衷热爱和深厚感情。这是一部很好的史学作品。”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雪)
